貓奴 | 黃國英專欄丨發現更好機會和投資理據已變
文:黃國英
上周提到,投資者賣出長期持股,主因計有:
1:股票升抵預估目標;
2:發現更好機會;
3:原投資理據已改變。
當中各有挑戰,令賣出知易行難。上回已介紹財經作家Todd Wenning,建議改善第一點的方法,本周繼續另外兩點:
發現更好機會
充滿熱情的投資者,總是不斷探索。當某一新想法,似是更好機會,組合卻非無限能源,必定要出售某些現持倉來換。這時兩種偏見,可能暗地裡浮現:成功倉位持有愈久,產生感情,愈不願意出售;大幅潛水的持倉,抗絕放棄,(沒理由下)希望至少平手才走。兩者都是換馬至更好想法的障礙。
Wenning建議對每家公司的品質判斷進行量化,以消除情感因素。按護城河、管理和財政實力等特徵,將新對象與其它持倉進行排名。如新對象排名優於某底部徘徊的持倉,那該股就是替換對象。另一方法是「白紙測試」:假設今天從頭開始建構組合,你更願意持有現倉位,還是新對象?
原投資理據已改變
公司不是靜態資產,今天購買的公司,未來將發生變化,或好或壞,即使穩定的公司亦如是。收購、出售資產、新管理層等大變化,在藍籌中也司空見慣。
因此,在持有期間,原投資理據或已改變。投資者可能希望能在當下識別重大變化,但當變化是往不利方向發生,本身的偏見或許會讓投資者將其合理化,視而不見。
Wenning建議的解決方法,是在事件發生前寫下出售的原因。例如管理層變動、公司改變分部業績報告手法,可能是「黃燈」,要重新審視投資論點;管理層明顯不和,或收購削弱公司護城河,可能是「紅燈」,應該自動出售。另一策略,則是借鑒Phil Fisher的「3年規則」:若公司3年內沒達到你的預期,就賣出該持倉。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圖:美聯社
新聞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94075/%E9%BB%83%E5%9C%8B%E8%8B%B1%E5%B0%88%E6%AC%84%E4%B8%A8%E7%99%BC%E7%8F%BE%E6%9B%B4%E5%A5%BD%E6%A9%9F%E6%9C%83%E5%92%8C%E6%8A%95%E8%B3%87%E7%90%86%E6%93%9A%E5%B7%B2%E8%AE%8A.shtml?fbclid=IwAR1DAZ-P2DxI1nnc_yp3MMidHIsnLOmToJz_3FWy-s8luU6zaUv74OGqJaw
新聞來源: 橙新聞
著作權歸橙新聞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橙新聞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