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師稱商場業主較街舖更願「隨行就市」調整租金

美聯工商舖數據顯示,今年首季香港四大核心區最新街舖空置率升至約12.1%,創近4年半新高。差估署報告顯示,私人商業樓宇去年底空置率11.8%,相當於140萬平方米。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表示,商舖空置率持續高企,以傳統旅遊區而言,租金已回落五至六成,街舖的空置率較商場更高。

劉振江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商舖空置率高企與港元匯率強勢,以及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等原因有關,餐飲業界銷售額面對挑戰,令購買食材、聘請員工及支付租金的能力都下降。

他分析,商場較重視維持形象,期望盡量維持滿租率以及有不同業態,舉例當有餐飲商店搬出,商場會物色其他食肆進駐,業主出租時會有策略,租金會隨行就市。但傳統地區的街舖租客傾向是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商店,例如鐘錶珠寶等,搬走後再難有同類商舖進駐,業主初時會對減租要求有保留,待沒有人願意承租後才決定減租,中間存在時間差。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在同一節目表示,商場業主在管理及商舖結構有全盤規劃,對市場資訊較敏感,要物色不同商店填補吉舖會較易,甚至以較低租金吸引商店入主;街舖業主大多分散,難以做到協調。同時本港面對消費轉型,鐘錶珠寶店、藥房等不再如過往受歡迎,內地旅客著重「體驗式」服務,包括光顧懷舊冰室、特色小食、VR遊戲等,街舖業主反應未必能夠迅速趕上市場變化。

Read More 

You may also like...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