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透露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擺脫緊縮,但擺脫困境的一種方法——這也將推低大宗商品價格——是「全球範圍內更大規模、更深層次的[經濟]低迷,」他說。
標普道瓊斯指數高級總監兼大宗商品主管布賴恩·盧克(Brian Luke)表示:「大宗商品是出了名的波動性資產類別,歷史悠久,很容易出現軋空,而目前的形勢也表明,大宗商品的情況也更加相似。” 他強調,極端天氣事件和地緣政治也影響了農業和能源商品籃。
受影響最大的金屬
分析師表示,金屬的上漲空間可能最大。
布洛克瑟姆指出,除了清潔能源金屬外,由於庫存下降和缺乏擴大產能的投資,鐵礦石也在他的名單上。
FactSet 的數據顯示,去年鐵礦石價格上漲了 24% 以上。基準 62% 品位鐵礦石最新交易價格為每噸 135.48 美元。
美銀證券亞太基礎材料業務主管趙明表示,「鐵礦石突然出現緊縮的原因是庫存一直非常低」。
她指出,儘管中國面臨房地產危機,但鋼鐵生產仍在繼續,刺激了對煉鋼不可或缺的鐵礦石和煉焦煤的需求。
中國的鋼鐵產量約佔全球的 55%, 2023 年前 10 個月的鋼鐵產量為 8.747 億噸,較 2022 年同期成長 1.4%。
什麼擠?
儘管風險依然存在,但一位分析師認為,大宗商品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供應充足」。
「由於全球經濟低迷,大宗商品市場目前的焦點是需求下滑。因此,人們對供應並沒有太多擔憂,」金融服務公司 StoneX 首席大宗商品經濟學家 Arlan Suderman 表示。
以石油為例,2023 年全球石油庫存增加。
有些人仍然希望中國需求的反彈會有所幫助。
標準普爾的盧克表示:「亞洲的復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大宗商品是否會迎來突破性的一年。」他補充說,2023 年是中國需求未滿足的一年,這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了沉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