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奴 | 為什麼中國對美國汽車產業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https://www.cnbc.com/2024/01/22/china-poses-growing-threat-to-us-auto-industry.html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8.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30%;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關鍵點

·       
中國最近報告稱,2023年汽車出口量將超過500萬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       
上汽、東風和比亞迪等中國汽車製造商的銷售成長之際,美國汽車出口下降,因為通用汽車等公司削減了國際業務。

·       
中國公司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推出新車型,許多公司正在高效且盈利地生產電動車。

 

底特律——中國汽車製造商對美國同行的威脅越來越大——即使不直接向美國市場的消費者銷售產品。

中國製造的汽車在亞洲、歐洲和這些大陸以外的其他國家的銷售正在顯著增長。中國最近報告稱2023年汽車出口量將超過500萬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2020 年以來,上汽集團和東風等老牌國有企業以及比亞迪、蔚來等新興企業的銷量已使中國從第六位躍升至頭號種子。通用汽車削減了國際業務。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 年美國汽車出口量較 2016 年的高峰下降了 25%

根據全球顧問公司 AlixPartners 的數據,美國在 2020 年之前的汽車出口量排名全球第四,去年排名全球第六,落後第五名墨西哥、第四名韓國和第三名德國。

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執行長卡洛斯·塔瓦雷斯 (Carlos Tavares) 表示:我的第一大競爭對手是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周五的虛擬媒體圓桌會議上。「這將是一場大戰。對於像Stellantis這樣業務遍及全球的全球汽車製造商來說,除了與中國汽車製造商正面對抗之外,別無他法。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種威脅不僅限於出口量。中國汽車製造商為汽車生產和定價制定了新標準。他們以創紀錄的速度發布新車型,許多公司正在高效且有利可圖地生產電動車——這是包括美國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在內的全球汽車製造商無法做到的.

比亞迪佔主導地位

汽車專家指出比亞迪公司。作為中國汽車製造商崛起的典型例子。該公司在北京政府的支持下,去年超越了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商。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在中國經營一家大型工廠,他表示,中國汽車製造商是他這家位於德州的公司的最大競爭對手。

「很多人認為十大汽車公司將是特斯拉,其次是九家中國汽車公司。我認為他們可能沒有錯,」馬斯克在《 紐約時報》Dealbook 會議上表示。十一月。

根據《經濟學人》報道,榮鼎集團估計比亞迪在 2015 年至 2020 年間獲得了約 43 億美元的國家支持。北京也提供補貼來激勵電動車購買者。

 

比亞迪破解了似乎超越國界的低價電動車的密碼:其比亞迪海鷗是一款起價約為11,400 美元的小型電動車,即使考慮到美國對中國製造的27.5% 關稅,也將大幅降低美國電動車價格,不到15,000 美元汽車。

「這是一輛讓我害怕的汽車,」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底特律分行汽車政策顧問 Kristin Dziczek 在上週該組織的汽車洞察研討會上說道。我們如何才能將電動車的價格降低一半?中國已經做到了。

汽車拆解和顧問公司 Caresoft Global 的執行長馬修·瓦查帕拉姆皮爾 (Mathew
Vachaparampil)
估計,比亞迪每售出一台海鷗汽車就能賺取 1,500 美元的利潤。他說,最壞的情況下,公司會收支平衡。

而且該公司正在向中國境外出口更多車輛:據伯恩斯坦稱,去年比亞迪超過 300 萬輛的銷量中,海外市場約佔 10%,這一份額較年初翻了一番。

伯恩斯坦分析師尤尼斯·李(Eunice Lee)上週在一份分析師報告中表示:「比亞迪擁有無與倫比的成本結構和產品創新能力,這源於其高度的垂直整合,這將使該公司能夠在中國和海外正在進行的電動車競賽中蓬勃發展。」 儘管中國的定價壓力越來越大,但我們預計該公司對海外和高端市場的關注將支持到 2025 年盈利達到 29%(複合年增長率)。

成長走向全球

在地方和聯邦政府的支持下,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成長始於其祖國——從非國內汽車製造商與中國公司之間的強制性合資企業中奪取份額。

例如,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包括其合資企業)的份額已從2015年的約15%驟降至去年第三季末的8.6%

AlixPartners 汽車和工業實踐全球聯合負責人 Mark Wakefield 在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汽車會議上表示:中國國內發生了什麼?這些(新能源汽車)品牌已佔據主導地位。” “幾年前,他們的[市場份額] 26%,到 ​​2022 年將達到 50% 以上,到本世紀末將達到三分之二。

 

而且成長並沒有停留在國內。韋克菲爾德說,中國公司已開始向墨西哥、歐洲和其他地方擴張。他們主要透過廉價、相對便宜的車型(其中一些美國汽車製造商已經放棄)以及電動車來實現這一目標,專家認為電動車對這些公司來說是一個開放的市場。

據歐盟稱,截至去年 9 月,中國公司佔歐洲全電動汽車銷量的 8%,到 2025 年,中國公司的份額可能會增加到 15% 。歐盟認為,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價格比本土車款的價格低約20%

中國電動車的湧入促使歐盟推出政府對該產業的支持。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的季切克表示,在墨西哥,中國製造的內燃機汽車在過去六年中佔該國輕型汽車銷售的比例從 0% 增加到 20%

「墨西哥是俄羅斯以外中國製造汽車的第二大市場,」她說。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出現在我們墨西哥的海岸上。

來到美國

幾十年來,中國汽車公司一直表示將開始以自己的品牌在美國銷售汽車,但沒有一家成功。

這並不是說中國不在美國市場競爭。除了主要的供應鏈連結外,在美國營運的中國公司還擁有少數汽車品牌,例如路特斯、沃爾沃(包括其衍生性商品 Polestar)和小眾電動車製造商 Karma

通用汽車和福特等美國公司已經或計劃在中國生產一些汽車,然後進口並在美國銷售。通用汽車從中國向美國進口別克昂科威,而福特去年表示將進口即將上市的林肯鸚鵡螺。來自中國的跨界

但到目前為止,美國駕駛者還不能輕易在美國購買東風、比亞迪或其他中國製造的汽車。

  

 

除了潛在的監管障礙和保護主義行為外,一些人認為中國汽車製造商可以像日本豐田汽車一樣在向美國市場擴張方面取得成功和韓國現代汽車完成了。

這些汽車製造商以價格實惠、價格實惠的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然後增加產品以提高品質和安全性,並最終擴展到更高端的車型。

「日本汽車製造商在 1970 年代來到美國,」Stellantis Tavares 說。「他們花了 50 年的時間才與我們熟知的一些競爭對手一起躋身市場頂端。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不會發生在中國人身上。

— CNBC Michael Bloom對本文做出了貢獻。

 

 Read More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