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投資 | 個人理財:如何有意識地消費?

 很多理財的書籍都有提及消費、尤其奢侈品、如手表或手袋。大多數的說法是「不要花錢買奢侈品,用來投資,享受複利息的回報。」

彷彿買奢侈品就是「十惡不赦。」

可是,很多時,結果是股市大跌,幸苦儲回來的錢面對巨大的虧損。同時,心儀的手表又加價10%。搔不著癢處,不是味兒。

有意識的消費

從個人理財的角度,不是要投資人不消費。而是要投資人有意識地消費。

例子:如投資人想買入勞力士黑水鬼手表,單價$72,000。

做法一:用信用卡買入手表後,分期清還(Buy now, pay later)。

結果:單價$72,000的手表,最終連利息,要多付$3,809。

做法二:定期儲蓄,2年後用現金購買

結果:單價$72,000的手表,因為有$3,557的利息收入,最終只需$68,443,95折入手。

從個人理財角度看,做法二更理想。是更有意識的消費。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僧侶,辛勞工作也需要獎勵自己。搔不著癢處,老是想著,總不是辦法。學會有意識地消費,反而活得更有樂趣,工作上更有動力。

 Read More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