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壇老兵鍾記 | 港股不冷不熱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23-0501

 

港股今年以來缺乏方向,恒生指數上周五(2023428日)收市19894點,2022年底19781點比較,幾乎原地踏步。從以下一些量度股票市場熱度的指標來看,投資氣氛可謂不冷不熱

 

(一)經濟狀況是好還是壞,前景如何?

 

受惠疫後復常,消費零售回升,中國2023年第一季GDP按年上升4.5%,超過市場預期,預計全年目標可達5%2022GDP增長只有3%)。香港年初全面通關後,今年經濟勢將復甦,預測GDP增長3.5%5.5%,扭轉2022GDP負增長3.5%的形勢。

 

(二)資本市場是寬鬆還是緊縮?

 

自從美國聯儲局於20223月份開始加息,累計加幅逾4%,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攀升至3.5%(最高曾超越4%水平),顯示目前的資本市場遠較兩年前緊縮。

 

中國內房債務危機還未完全解決,加上近期美國爆發銀行信心危機(矽谷銀行倒閉),有可能導致信貸收縮的風險,令質素欠佳的企業的借貸和融資成本顯著上升。

 

再者,港股乏善足陳,新股上市(IPO)的數量和規模大幅減少。外資撤走,令香港銀行體系結餘跌穿500億港元,跟高峰期逾4000億港元相差甚遠。

 

(三)利息是低還是高?借貸容易嗎?

 

美國聯儲局於2023323日再度加息0.25%後,聯邦基金利率為4.75%5%。觀乎美國3月份通脹(CPI)回落至5%20226月高峰9.1%),市場普遍預期加息周期也許接近尾聲。利息見頂對本港企業及供樓人士是好消息,可以舒緩持續加息對他們構成的財務壓力。

 

(四)大市近期是否已經上漲或下跌了很多?

 

恒生指數從20181月的歷史高位33500點,下跌至20221031日最低的14597點,累計跌幅達56%。雖然其後反彈36%至上周五收市19894點,但仍然較歷史高位低41%

 

港股已經連續三年下跌,2020年至2022年分別下跌3.4%14.1%15.4%。今年首四個月,港股亦只有波幅,沒有升幅。

 

(五)股票價格和估值偏高還是偏低?

 以恒生指數上周五(2023428日)收市19894點計算,2023年預測市盈率少於10倍,低於過去的中位數約11倍。

 

(六)大部分投資者對後市樂觀還是悲觀?

 

看好或看淡港股後市的投資者都擁有各自的理由。

 

投資者感到樂觀的因素包括:

中港疫後經濟回復正常,帶動企業盈利增長;

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長超預期,勢頭良好;

美國近月通脹有見頂回落跡象令市場衝憧憬加息周期快將完結;

中國政府對互聯網平台監管的風險大減;

港股估值稍為偏低。

 

投資者感到悲觀的因素包括:

俄烏戰爭(地緣政治)持續;

美國通脹威脅還未解除,距離目標2%尚遠,息口也許仍未見頂;

中國內房債務危機還未完全解決,多間大型內房民企的債務重組仍然在進行中;

矽谷銀行倒閉與瑞信危機,將會導致信貸收縮,令美國有機會陷入經濟衰退,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中美關係近期有惡化跡象,美國限制投資半導體及人工智能技術於中國。

 

(七)散戶在積極參與嗎?

 

今年首季的平均每日成交量約1280億港元,跟2022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量1249億港元差不多。經過三年跌市的折騰,散戶投資港股的興趣已大減。

 

總的來說,在股票市場不冷不熱的環境下,投資者既不宜太冒進,但也不宜太保守。究竟現時的港股是處於熊市的反彈,還是牛市的開始階段?我沒有確實的答案。我想起Blogger市場先生曾經講過類似的說話:「升市我有貨,跌市我有錢。」作為現時的資產配置策略也不錯。

 Read More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