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寬頻HKBN銷售手法的網絡負評與爭議合集(2025)

過去五年內,眾多香港網民在本地論壇(如 LIHKG 連登、Discuss 香港討論區、親子王國等)、社交媒體(Facebook、X 等)以及投訴平台(如消費者委員會、HKJunkCall 等)對香港寬頻(HKBN)的銷售手法提出了負面評價和爭議,筆者本人也身受其害,詳看:提醒大家:續約香港寬頻(HKBN)時要特別留神。這些投訴聚焦於誤導性銷售、強迫續約、電話推銷騷擾以及不透明的合約條款等問題。以為大家一一道來,如果你仍想用HKBN,就請自求多福了。

誤導性銷售手法投訴

  • 誘騙長者簽署不必要且昂貴的合約:有電訊公司被指趁長者不諳科技,遊說其簽下超長期又收費高昂的合約,內含多項重複增值服務。例如2024年發生一宗案例:一名80多歲長者被門市職員誘導續簽長達67個月的流動通訊合約,每月總費用約$600,包含多個用不著的副卡和漫遊服務consumer.org.hk。其子女事後質疑職員過度推銷、不顧客戶需要consumer.org.hk。(註:此案例來自消委會個案分享,顯示業界普遍問題

  • 街頭推銷員隱瞞真相/偽稱服務:一些HKBN街頭銷售人員被投訴以欺騙手法拉客。例如,有苦主2018年在街頭攤位只打算辦家居寬頻,卻在不知情下被銷售員偷換簽約內容:三個月後他的手機號碼莫名被轉台至香港寬頻,導致原手機服務中斷並被原公司索賠違約金hk01.comhk01.com。HKBN其後雖同意取消誤簽的手機服務,但聲稱「員工行為與公司無關」,引發客戶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要求賠償約$12,488(2019年)hk01.comhk01.com

  • 上門推銷承諾未兌現:有多位讀者向媒體投訴,稱HKBN及有線寬頻的上門銷售人員聲稱可代為終止客戶原有他社寬頻服務,誘使客戶簽約,但事後發現根本沒有代為取消,導致客戶同時要付兩邊費用collection.news。例如有客戶聽信香港寬頻推銷員能處理舊服務終止而簽約,結果舊服務照樣收費、新服務又綁約,蒙受損失collection.news。消費者委員會指出此類未履行承諾屬誤導,消費者可就此投訴collection.news

  • 誤導續約期限資訊:網民指出某些HKBN銷售為搶單不惜給出錯誤資訊。例如有人分享,他的家居寬頻尚有半年才到期,卻在合約未到期前6個月接到HKBN來電稱「即將到期,需立即續約」baby-kingdom.com。該用戶事後核對發現實際到期日比銷售員聲稱的晚了半年之多baby-kingdom.com,明顯被誤導合約期限來提前續約。這類手法引發用戶強烈不滿和警惕。

  • 優惠誘餌未履行:也有舊例顯示HKBN的銷售曾以贈品優惠引誘簽約卻沒有兌現。例如早年一名客戶選擇街頭Sales承諾的購物券作為簽約禮,但裝機後只收到SIM卡,原承諾的券卻不見蹤影。客戶投訴到HKBN,因合約沒寫明且無錄音證據,最終無法索回禮券hkepc.com。(此案例發生在2015年,但類似推銷手法值得引以為戒)

強迫續約與自動續約爭議

  • 合約隱含自動續約條款:許多用戶不知道HKBN合約中含有自動續約機制。2025年初,一位使用HKBN寬頻7年的何先生投訴,他2023年續約至2025年2月,但到期前並未接到續約通知來電;他主動詢問才被告知服務已自動續約兩年consumer.org.hk。HKBN稱已於2024年11月以書面通知自動續約安排,要求客戶如不同意需提前30天通知consumer.org.hk。何先生對未經清晰同意即被續約表示憤怒,經消委會介入後,HKBN才同意無條件取消續約consumer.org.hk。此事凸顯自動續約條款埋藏合約細則、提前未充分提醒的問題。

  • 口頭續約存爭議:一些消費者抱怨,HKBN電話續約過程不夠透明,甚至可能在客戶不明確同意時就算作續約成功。有討論區網友(2025年1月)分享:他半年前接過HKBN來電提續約但當場並未答應,不料之後突然收到短訊說「已續約」,而新計劃月費比原來貴好幾倍discuss.com.hk。他質疑HKBN在未經同意下強行續約,遂要求「cut台」。起初客服聲稱他當時已同意續約且拒提供通話錄音discuss.com.hk,並以合約未到期需繳違約金為由要他接受三年新約discuss.com.hk。該用戶表明若是職員偽造續約屬虛假文書可報警,並向消委會投訴discuss.com.hkdiscuss.com.hk。在他強硬態度下,HKBN最後才讓步取消了續約。discuss.com.hk

  • 取消服務程序繁複:多名網友提到,香港寬頻對終止合約設置了較高門檻。例如必須在合約到期前至少30天致電提出終止,再填寫表格簽名提交,且到期後30天內還要親自到指定門市歸還設備,否則視作繼續使用discuss.com.hk。若客戶不熟悉這流程或逾期未辦,就可能被自動續約或收取額外費用discuss.com.hk。有LIHKG網民總結經驗稱:「HKBN口頭續約得,但口頭取消就唔得,一定要跟足佢哋規矩交表,否則都係唔比你走」,形容該公司「無恥」地想盡辦法留客terudio.blogspot.com。此番言論獲許多其他網友認同,可見強制續約已是廣為人知的詬病。

  • 投訴升級行動:在常規途徑無效時,不少用戶選擇透過媒體或官方機構求助。2022年10月某電視節目曝光了一宗長者被迫續約高價寬頻計劃(每月三百多元)的投訴,引起關注hkepc.com。有「元朗投訴王」之稱的苦主甚至親赴特首辦公室遞信投訴,引發一陣效仿風潮hkepc.com。儘管最終部門只是將投訴轉回通訊辦等跟進,但這反映用戶為對抗不合理續約不惜訴諸高層壓力。

推銷電話騷擾問題

  • 提早半年狂轟電話:針對HKBN的電話推銷騷擾是網上投訴最頻繁的話題之一。許多客戶表示在合約結束前數月內天天接到來電遊說續約。一位網友(合約2024年4月到期)表示從前一年11月開始「每日都有HKBN打電話嚟」,對方起初聲稱當年最後優惠、明年會漲價等來施壓baby-kingdom.com。儘管他之後一再拒接,對方仍緊追不捨,每隔一段時間換人再打,騷擾持續足足半年之久baby-kingdom.com。類似經歷並非個例,不少人在連登討論區抱怨「HKBN電話我已經全面block晒,但佢哋不停換號碼打來續約,騷擾到忍無可忍」。

  • 無視拒收推銷要求:更嚴重的是,一些用戶明確表示不願再接推銷,HKBN卻未遵守。有客戶早在2016年依《私隱條例》要求HKBN停止將其個人資料用於直接促銷,但在2018年仍陸續收到3次推廣來電pcpd.org.hk。該客戶遂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投訴。最終香港寬頻被依法檢控並在2020年5月承認六項罪名,包括未經同意使用個人資料促銷及無視客戶拒收直銷訊息的要求pcpd.org.hk。西九龍裁判法院判處HKBN每項控罪罰款$2000,合共$12,000pcpd.org.hk。這是相關法例實施後首宗電訊直銷違規定罪個案,私隱專員嚴厲譴責了HKBN漠視消費者意願的行為pcpd.org.hkpcpd.org.hk

  • 騷擾電話激增呼籲立法:根據民間平台HKJunkCall統計,人對人促銷電話在香港日益氾濫,2023年前三季回報次數達16萬宗,按年激增八成hk01.com。其中相當部分屬電訊公司推銷電話,香港寬頻的推銷來電更是榜上常客hkjunkcall.com。HKJunkCall網站定期公布的「自稱HKBN推銷」電話號碼排行顯示,每週都有多組來電被大量用戶標記舉報hkjunkcall.com。面對投訴不斷,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亦多次敦促政府加快立法規管「騷擾性直銷來電」,強調此乃社會共識,九成市民支持立法杜絕無休止的推銷騷擾hk01.com

  • 社交媒體上的抱怨:在Facebook等平台也可見用戶對HKBN騷擾電話的不滿。有用戶貼出多個HKBN推銷常用電話(如「128100」等)呼籲他人提高警惕hkepc.com。甚至有人戲稱每逢「3字頭」開頭的來電一律不敢接聽hk01.com。總體而言,HKBN的營銷電話被許多人視為日常生活中的滋擾源,形成了負面口碑。

合約條款不透明與陷阱問題

  • 自動續約與終止條款埋伏:HKBN合約中的某些條款被指不夠透明公正。除了前述自動續約機制外,還有如**「固定期限合約期滿後將自動續約」**的字句往往埋在繁複條款中consumer.org.hk。一般用戶若不細看就可能忽略,最終按合約「默示同意」被續約而不自知。一旦進入新合約期,再想終止就面臨違約罰金等約束consumer.org.hk。這種合約設計被批評為對消費者不友善、不夠清晰。

  • 退款與搬遷政策強硬:有網民分享在續約時遇到苛刻條款:HKBN要求首月預繳兩年的寬頻月費,而且條款聲明若中途搬家至無服務覆蓋地區,已繳費用恕不退還lihkg.com。該用戶驚呼此安排「一筆過收兩年,搬屋冇Coverage都唔退錢」,質疑HKBN合約條款極不彈性,彷彿急於套現hkbn.net。此帖隨即引發其他用戶共鳴,表示過去也少有見如此「就執(快倒閉)」的收費方式hkbn.net

  • 繁瑣的服務拆分:香港寬頻常將多項服務捆綁,導致取消時出現漏洞。一位博客分享了取消HKBN服務的親身經歷:他按流程辦理了寬頻上網的解約,但因免費附送的家居電話線需另行提出終止而他不知情,結果寬頻停了,固網電話卻仍在計費。三個月後他收到HKBN要求繳付**$396欠款的通知才恍然大悟terudio.blogspot.com。更氣人的是,他家中從未使用過該固網電話,即便投訴解釋,HKBN職員仍堅持索費terudio.blogspot.com。他憤而表示「對舊客如此,發誓以后都不會再用HKBN!」。此案例暴露出HKBN合約在附加服務的終止條款上非常隱晦,稍有不慎用戶就可能掉進收費陷阱**。

  • 設備歸還和責任:不少用戶也反映HKBN合約對終止服務後的設備歸還有嚴格規定,例如規定用戶在服務正式終止後7天內歸還光纖Modem和相關配件,逾期可能收取款項terudio.blogspot.com。然而HKBN並不主動提醒客戶這一點terudio.blogspot.com,曾出現有人忘了交還設備而被追收費的情況。相較之下,其它寬頻營運商的寬限期與提醒措施相對友好,因此HKBN此做法也被批評為不近人情。


綜上所述,香港寬頻在銷售和續約方面累積了不少負面聲譽。從誤導資訊、過度推銷、強迫續約到騷擾電話、不公平合約條款,均在香港本地網絡社群中引發廣泛爭議。希望政府加強監管(例如立法規管促銷騷擾電話),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基於以上種種問題,筆者一定不會使用他們的服務,以免受騙。

 

參考資料: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