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投資 | 約翰·伯格(John Bogle)與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黃金的看法
約翰·伯格(John Bogle)與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黃金的看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hT07G8zG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Bd5MQxfk0
黃金由年初至今升了24%,讓我們一起看看約翰·伯格(John Bogle)與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黃金的看法。
1. 約翰·伯格的觀點(被動投資之父,先鋒集團創辦人)
伯格對黃金持懷疑態度,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不產生現金流:黃金沒有股息、利息或企業盈利,價值完全依賴市場情緒與投機。
長期回報不佳:與股票和債券相比,黃金的實際回報(扣除通脹後)並不穩定,長期表現遠遜於股市。
投機性質強:黃金價格波動大,受恐懼(如通脹、戰爭)驅動,不符合「買入並持有」的指數投資哲學。
非必要配置:伯格認為,投資者只需透過低成本全市場指數基金(如標普500)即可實現財富增長,無需配置黃金。
伯格的建議:
「黃金是一種賭注,而非投資。如果你一定要持有,比例不要超過投資組合的5%。」
2. 華倫·巴菲特的觀點(價值投資大師,波克夏執行長)
巴菲特對黃金的批評更為直接,甚至略帶幽默:
「無生產力的資產」:巴菲特認為,黃金本身不會創造任何價值,不像企業能生產商品、服務或利潤。
與生產性資產對比:他常舉例說,如果把全球黃金堆成一個立方體,其價值遠不如同等金額的農田、企業或蘋果股票。
通脹避險?效果有限:巴菲特承認黃金在惡性通脹時可能上漲,但長期來看,優質企業(如可口可樂)更能抵抗通脹。
「黃金只是別人願意高價買走的東西」:它的價值取決於市場心理,而非內在價值。
巴菲特的名言:
「黃金是從地底挖出來,然後再鎖回地底(金庫)的東西,這有什麼意義?」
3. 對普通投資者的啟示
兩人雖然角度不同(伯格從指數投資,巴菲特從價值投資),但結論一致:黃金不應是投資組合的核心。
是否該完全避開黃金?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優先配置股票(指數基金)、債券等生產性資產,黃金最多占5%以下作為對沖。
如果你擔心通脹或危機:
伯格派:持有抗通脹債券(TIPS)或分散的權益資產。
巴菲特派:投資擁有定價權的優質企業(如消費股、科技股)。
如果你仍想持有黃金:
選擇低成本工具(如黃金ETF GLD),避免槓桿或期貨。
明白它只是短期避險工具,而非長期財富增長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