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leung | 東盟與中美

四月,位於新加坡的調查機構做了一份民意調查,訪問東南亞各國人民對中美的看法。

詳細資料出自這裡

其中一條問題是:

如果國家需要在中美兩國間被迫選邊站,你會如何選擇?

———————————————————–

2023年的數據:

選擇美國: 61%

選擇中國: 39%

———————————————————–

2024年的數據:

選擇美國: 49.5%

選擇中國: 50.5%

———————————————————–

一年時間內,東南亞民意出現巨大變化,看了一下各國的詳細數字比較,變化最大的是馬來西亞與印尼:

馬來西亞: 中國  75%  /  美國  25%

印尼:中國  73%  /  美國  27%

———————————————————–

印尼與馬來西亞都是伊斯蘭教徒為主要宗教的國家,以巴衝突掀起當地反以反美情緒(註:兩國沒有承認以色列)。印尼是民主制度國家,大馬也算是部份民主制,政府難以忽視當地民意。

即使是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新加坡等,民意出現更傾向中國的現象。

———————————————————–

世界格局正在演變中,整個方向明顯不過。最近,新加坡候任總理黃循財接受訪問,提到以下要點:

李顯龍接班人、新加坡候任總理黃循財5月6日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訪時強調,新加坡不是美國盟友,並不倒向美國,也不倒向中國,而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

黃循財說,全球格局正在進行大調整,雖然兩極甚至多極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但最終會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儘管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它仍有巨大影響力。因此,在這種變動的大格局下,會產生許多棘手情況,「如果不小心,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更糟糕的是影響全球穩定。」

———————————————————-

回顧美蘇冷戰的歷史,兩邊都嘗試向各國施加影響力,迫令第三方選邊站。當時,歐美GDP佔全球70%左右。為了迫使第三方選邊站,經貿政策是美國常用手段。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Uncommon Ground: The History of Coffee and how it transformed the world,有關咖啡發展史內容挺有意思。二戰後咖啡豆需求主要源自歐美。出產咖啡豆的主要國家巴西/中美洲小國/東非國家等等為了迫使第三方選邊站,美國會以禁止進口當地咖啡為由,威脅中美/南美/非洲國家等選邊站。

拿巴西為例,出口咖啡的收入曾達全國出口收入一半,而當中一大半出口美國。這情況下,巴西政府的選擇明顯不過: 不能得罪美國政府。

除了咖啡豆,還有製造巧克力需要的可可豆,或對於當時工業發展快速的美國而言,最需要的鋼材/銅鐵/化石能源等,全球需求有一半源自美國,對於需要出口上游原材料的大量發展中國家,站在什麼立場最符合自身利益?答案很明顯。久而久之,美蘇冷戰中,誰勝誰負,其實早在預料中。

世界局勢不是單純以經貿去決定一切,影響各方的其他因素如意識形態,或硬實力如軍事科技也很重要。但回顧人類發展史,經貿無可否認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Isaac Asimov是數十年前十分著名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他的產量異常豐富,他是當年最受小孩歡迎的作家之一,到了現代,小孩已不看書,大概沒人記得這位作家。

Asimov最著名的一個系列叫Foundation,整個系列內容豐富,我只看了不足一半。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指出,最近兩三千年人類發展史中,國與國關係千變萬化,如附屬國/殖民地等,國與國關係隨著時間會出現變化,但唯有緊密貿易關係是最難切割的。

回到今天,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已超過中歐,與中美的貿易額,雙方貿易往來愈見緊密,國內製造業成本高企,加上近年環保與限制碳掛放政策,再加上歐美對內地某一些產品的限制,不少內地企業家都會在東南亞設廠,不但減省成本,還可出口世界各地。

從東南亞出口至歐美的產品中,內地資本佔多少?這數字難以算得清楚,但身為熟悉港股市場不少工業股的散戶,當然知道大量中小製造業公司都會出資在東南亞建廠。

到了近年,東南亞與中國的關係已不單純是買賣進出口,內地資本在當地建設還可直接銷售當地。更重要的是,西方資本對一些產業基本上無從入手,如剛在印尼通車的高鐵,還有其他高鐵基建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地。還有就是電商網購,物流供應鏈,短視頻,直播帶貨,電競與遊戲,電動車,光伏產品等,這些應用型產業在國內很成熟,內地資本重複整個流程複製於當地,這一些都是西方資本做不到的東西。

另一點不得不提的是,西方資本家當然知道中國與東南亞持續發展的趨勢,他們也想法在這個勢頭中穫益。中國人大量在當地旅遊,什至不少父母為了避開內捲,直接移居當地,子女可受當地教育等,西方品牌酒店不停在東南亞擴建,還有就是西方學校與當地政府合辦的中學/大學等。

資本家不談政治,資本自動流向增長潛力高的地區。肉眼可見的是東南亞各國站在中美間,完全不用站邊,什至受惠於中美出現的摩擦,源自西方與中國的資本持續流入這地區。

在可見的將來,這個趨勢會持續一段長時間,這地區增長率會持續高於西方已發展國家。即是說,這些不站邊的國家對於全球GDP總額愈來愈重要,世界局勢會慢慢演變成一個多極化的格局,新加坡總理的說法有其道理,這個進程的發展需要一段長時間才會變得更明顯。

新加坡政府多年的管治一向高效優秀,已是一個十分發達的國家,這點不用多說。印尼從低基數高速發展,可能是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國家。泰國與馬來西亞則停滯於中等收入多年,現在世界局勢對於它們而言挺有利,看看他們是否在經濟上有所突破,我個人挺樂觀。

—————————————————————–

後記:突然談到東南亞,還是出於跟印尼親戚聊天時提到當地的發展。現在印尼人民反美情緒高漲,媒體對以色列的批評助長這個民意的發展,當然還談到當地政經發展的大小事。

 Read More  

You may also like...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