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leung | 港股記錄 (2024年3月)
不知不覺間,第一季已結束。大市指數看似市況不佳,實情是不少板塊與個股都已出現明顯轉勢。到了三月,資金與成交量出現顯著增加。長期滿倉的人都偏向樂觀,但大市的數據顯示,現在這個市況值得樂觀。
過去兩三年最愛聽到的話,就是財演,財經KOL,基金經理等人強調必須遠離港股。如果這堆人大叫加倉港股,我反而需要保持警覺性。很明顯,現在港股的情況距離這狀況依然遙不可及,現市況絕對值得對港股持倉更有信心與更積極。
本年初,在內地財經界不少人已對港股表示絕望,為富人打理資金的更建議全面放棄港股與A股,把錢全放在美債與美股。我傾向相信市場規律,市場出現全面見血與絕望時,正是部署持倉的最佳時間。大市絕對低點無法預料,但這不重要。
看坊間資訊的話,經常強調外資不停退出港股市場,這當然是事實。但另一事實是一些內地私人基金經理,不停依賴沽空在港股市場套利,空頭不全是外資,內資也有相同的動作。我懷疑疫情期不停炒作賽道股或白馬股的基金,與近兩三年不停沽左港股,特別是科技指數的內資,基本上源自同一班人的操作。
談到不少有關大市與資金面的東西,事實是大市波動無法預料,但最終個股的股價還是會反映公司的營業前景,管理層能力,財務穩健度,當前的自由現金流等等。現在港股市場不論是藍籌,中小股,派息超過五厘的股票隨意可見,財務數據在市場公開,選股對散戶的難度主要源自公司或行業未來發展的判斷,對沒太多空閒時間的散戶,選股與交易操作當然有難度。
選股或交易令回報率受損是所有投資者必須應對的事情,回報受損可能源自市場波動,或公司營業狀況/前景有變,當中的理解或因果關係難以說得清,某程度上投資是一門藝術多於科學。
根據自身情況而言,不會預測大市走向,不會花時間天天覆盤數十次(事實上工作時,一天的大市交易中,只能覆盤一兩次),也不會強調自己的選股必然正確。在這些條件受限下,首先必須保証自己能在這賭場久活下去,整個倉的堅韌度是首要考慮,需要的是resilience。至於能否擊敗大市/如何提高季度回報等,這些其實是次要考慮。
個人的認知中,提高組合resilience,首先是不買長年極高負債/低經營現金流/低權益回報率的公司(除非企業出現困境反轉turnaround的可能性,當中涉及主觀判斷)。其次是看管理層,管理層信用度當然重要,這賭場中老千何其多。長期穩定的派息比率或管理層過往對資金運用的記錄,這些不能代表一切,但或多或少對管理層的信用度帶來一些啟示。跟著便是對行業與企業的主觀判斷(我個人而言,選股標準大多是賠率優先),這兩點難度最大。為了分散風險,個人想法是持股成員應在至少三個或五個不同行業,持股數十個至二十個左右,過量的分散不會提升組合resilience。現在市況中,不少個股都符合我的選股標準。操作執行保持紀律便可。
本季最大的波動出現在一月,新年前數周疑似出現一些私幕基金爆倉,基金重倉板塊如醫藥與消費出現大跌。令我隱約看到一些turnaround的機會。宏觀上國內經濟出現明顯調整期,當中自然有企業受到衝擊,但市場依然擁有在逆境中保持韌性的企業,什至利潤出現健康成長的企業。在消費板塊中,如統一或康師傅便已出現很不錯的切入買點,海底撈與其子公司值得一直觀察。我沒有買進上述股票,只想說明現在市場有不少潛在回報很不錯的選擇。
在賠率優先的標準下,我在消費行情的首選是中國飛鶴,近數周也一直增持。這公司負面因素顯而易見,但潛在的困境反轉潛力也是顯而易見,原因還是留待有空再多談這股。另一個困境反轉的選擇是首都機場,二月的文章已有所提到,現在不詳述。
組合需要增加中國飛鶴與首都機場,換出一些成員也是無可避免,對賠率的一輪思考下,決定賣出中國建築國際,澳煤與百融雲。後者是AI行業,本就難以看懂,本意是小注一賭的心態,既然找到更有信心的目標,唯有把它踢出組合。
放棄澳煤實則沒有特別原因,此股現在現金流滿滿,高派息是肯定的,只是我不肯定煤價能否持續在這位置。煤炭板塊近三年已穩升一段時間,本年或將來會否保持這大牛局面?我不肯定。賠率優先下唯有換馬。
至於中國建築國際,我個人其實看好它的發展,它是建築行業很優秀的存在,只是我對兩位新成員更有信心而已。持倉成員數保持在十五左右是我的舒適區,周不時出現換馬是操作的一部份。將來不排除買回中國建築國際。
————————————————————————–
本年度到目前為止,港股倉回報約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