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leung | 美股記錄 (2025年9月)
在美股建倉約一年時間,現在回顧一下吧。
過去一年,美股倉回報:約+48%。
這個美股倉是在去年8月至11月左右慢慢建立。當時建倉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剛把手上的一個杜拜物業賣掉,有一些空餘資金;第二原因是更重要的,就是發現了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板塊中,基本上滿地煙蒂股(詳情可看去年8月的一文)。
時至今日,滿地煙蒂的場景已不存在,市場對這些股票慢慢重新定價。當時決定滿倉煙蒂股還是基於一個價值觀:市場定價基制有效,本業沒問題/管理層沒有出千的煙蒂不會長期存在,一個正常發展的股市本應如此。市場的偏見修正,股價修復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不是趨勢專家,估計不到市場在本年對中概股的修正力量如此強大,我把這個回報率看成是運氣因素。
在運氣的背後,還有賴於平時廣泛的閱讀。即使沒有在美股建倉前的數年,透過成為seeking alpha的會員了解歐美不同的企業,相關環境與市場估值等。去年7月至8月,小女兒睡後的寶貴時間都是用來細看與比較數十隻中概煙蒂股的財務數據,做記錄等等,市場上對這板塊的資訊整理不多,自己整理數據便需要鑽進財務報表去看。全是定量分析,花費時間不少。
中概煙蒂這板塊,在過去一年時間升幅驚人,但即使到了現在,幾乎沒有財演與大行分析員提到這板塊(大行不留意這板塊,絕對可以理解當中理由 : 皆因當中不少股票市值小,流動性低,大資金在這個小池塘交易,十分不便。買中國相關科技股的外資行都是會買港股也有上市的一二線科技巨企)。
去年夏天突然心血來潮不停看有關中概煙蒂股的數據,主要原因是:市場完全放棄這板塊 / 散戶完全不理 / 財演們完全沒提到,這一些原因加起來,已足夠証明市場情緒上絕對悲觀。市場絕對悲觀不代表買進必賺,但絕對是一個可開始研讀與思考的介入點和觀察點。我相信師傅John Templeton同意這個思路。仔細閱讀過師傅生前的一些事績,便發現他不少研究方向都是基於上述這個道理。
雖然不少絕對煙蒂已消失,但市場上依然存在不少估值低的小盤企業。利用一個簡單算法:若企業沒負債,市值減去淨現金,所得出的這個數值除以FCF,得出的估值低於5倍的股票依然比比皆是。手中持有的股票大多是這類型。
不再詳述過去一年所做的交易了。由於這美股倉倉值比較小(約是港股倉的一成左右),主要精力依然在港股上。未來不會跟港股倉記錄一樣定期更新。美股倉一年更新一次便可 (除非美股倉突然出現大幅變動或有新的想法)。
現在回顧一下去年年底建倉美股完成後的想法(去年12月發文):
———————————————————–
Dec-2024
在美股的目標很明確,主要是以下三點:
(1) 拼多多 (現在:這是重倉股,重量約25%)。
這股無論是對小股東,商家供應商,抑或是消費者,都是充滿爭議。我不會去說服任何人,只會堅持自己看法。我開始對它改觀與建立看法,主要還是兩年前它的海外版TEMU在中東的佈局。當然這只是起點,事實上也曾對它的將來發展思考好一陣子。
(2) 投資/投機資源類ETF。我的主要目標是白銀,已下注PSLV, SIL兩者。(現在:只持有SIL)
(3) 中概煙蒂類。所有持股都有一定比率的派息或持續回購,估值PE 2 – 6,若沒什麼利潤的,便是淨現金高於市值的煙蒂。分散於7個目標。(現在持有LU, XYF, FINV, LX, JFIN, QD, JOYY, MOMO, QFIN)
下面是本年才領悟到的新看法,去年的一文沒有記錄以下兩點:
(4) 由於中概股出現持續數年的超級熊市,令不少正常經營的企業的估值嚴重打折,除了上述煙蒂股主力成員外,倉內也應輕倉容納一些有潛在增長動力的增長型中概股。強調是輕倉持有(現在只持有YSG, VIOT)。
(5) 一些在新興市場慢慢站穩陣腳的科技股,它們的本國股市沒有成交量而且什少得到外資關注,為了增加關注度與提升估值,引進外資,它們都是選擇在市場容量最廣的美股上市。這類股的數量其實很多,我沒能力一一細讀與了解。(現在持有YALA, KSPI)。前者YALA其實是中概股,但公司在杜拜註冊,業務全在中東與北非地區。後者KSPI即是壟斷哈薩克的金融科技股,由於哈薩克的體制相關,市場競爭遠遠比不上國內的血腥,在市場競爭不足的情況下,得到龍頭地位的科技股便自然壟斷市場,利潤率十分穩定。但哈國只有二千萬人,企業難以造大,它最近進軍土耳其市場,兩國語言算是比較接近,土國接近一億人,如成功建立地盤,它是一個很不錯的增長股。這股算是少人關注,估值持續低企。
這個(5)的相關股票相當多元化與有趣,大多數外資持續關注的企業估值已不便宜,我沒買進。挺有趣的企業如拉丁美洲的數間金融科技股與數碼銀行,還有在東南亞的網約車 / 電商網購 / 網上金融各類行業持續發展的SEA與GRAB。
無論如何,各行各業數碼化的比例只會持續增加,西方國家與中國等在這方面已發展良多,但佔全球人口大多數的新興地區如南亞,中亞,南美洲,東南亞等,科技相關的增長空間依然巨大。單從增長潛力看,相關市場能夠造大的公司都值得注意。
———————————————————
相關連結:
2024年9月 : 中概煙蒂股
2024年12月 : 近期對股票的看法與操作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