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ho | 香港地産財閥之四叔家族

李兆基與郭得勝和馮敬禧三人在1963年創立新鴻基地產。公司於1972年上市,但一山怎能容三虎。分家實在無可避免,馮敬禧分到新鴻基證券 不久後成了股票大王,高峯時佔行內營業額20%。而李兆基則分到一些新地股票及地皮。合理推斷以四叔(李生的綽號)怎會錯失在73年股市大時代 承高套現的良機。其後四叔專注地產,食正香港近半個世紀大升小降的地産奇跡。若甪倒後鏡去看,當然難度不大。實際上就在這五十多年間 偶然發生過三、四次的[小降] 就不知淘汰了多少磚頭好漢。但人性多善忘 只會記得勝利者。1981年,恆地已家大業大 股市另一次大牛又形成。作為香港四大財閥之一,自然承勢上市集資,況且無件上市旗艦又成何體統? 同年恒地就正式在港掛牌。  

而精明的四叔就看準一個累積廉價土地的方法,買入大量乙類換地證(Letter B)。 當時港英政府收購新界農地時,多以發行這類換地證作為保償,持證人可用此證去換取官地。地産商的土地庫成本甚高 不少官地又有落成限期、土地不能産生利潤(除非轉售) 還會套牢大量資金。香港大地産商卻偏向食大茶飯 甚少炒買地皮,會發展完成項目 賺到盡。四叔看中Letter B 是小本累積土地庫的良策,便低調大量購入Letter B 同時更有直接大量買入農地作儲備。此外恆地更成為舊樓重建専家 收購舊樓誰個發展商不懂? 但要有恆基的財力及耐力就並非易事。試想你間麵包製造廠存有大量比行家便宜甚多的麵粉 你間麵包廠已成功了一半。而恒基亦較為專注細價樓,因屬上車盤 不論淡市或旺市都較易賣出。 

但要數四叔歷年最成功投資,卻非IFC或甚麼大型屋苑,而是煤氣公司。四叔於1975年開始累績煤氣、1981年將私人約30%煤氣股份,以1.85億元售予恒基地產,後來恒地又慢慢累積至41.5% 總成本約2億元。近年煤氣股價的確下跌了甚多。由高峯期超過市值3000億元 急跌至1205億元。但相對恒地的成本價仍升了249倍或獲利498億元(還不計已收股息)。 至於每年的股息率就高達1155%! 而四叔的買入煤氣帳面價 還要比恆地低得多。

恒地發福後 又和其他同等級數的地產財閥般,涉足其他行業 除了煤氣外 還有酒店、小輪、百貨….。此外恒地由於根基稳固、大股東富可敵國,因而每每在危機中存活下去 並有餘力承低撈貨。

四叔家當有多厚? 香港鼎級財閥一般都好保守,私人財産都較上市旗艦價值為多。四叔也是如此,或許連他自己也不大清楚 自己身家的確實數字。筆者就只能瞎子摸象般 從公開資料中推斷。

1) 1987年10月股災後李兆基為支持股市穩定人心,私人於2000點以下購入3,000張恒生期指好倉合約,據聞現今仍末平倉。2) 2007年在股市牛市前以兆基財務名譽買入500億元股票,不足幾年就升值至1500億元 因而被封為股神。3) 恒基地産巿值1060億元 四叔佔超過70%權益 市值逾700億元。好明顯恒地的價值被市場嚴重低估 去年底恆地的股東權益為3265億元 四叔應佔2285億元。4)私人借了620億元給恒基地産 當然最清楚公司的真實情況 肯定是管理層 所以不怕恒地無錢還。5)近10年恒基地産貢獻給四叔教族的股息應不少於600億元。6)私人持有的新鴻基地産及東亞銀行股票 對他老人家而言 或許只屬小菜一碟 不值一提 但價值都億億聲!

以上只是粗略估計 肯定只屬冰山一角而矣! 個人並不讚成仇富 因嚇走富人 我們不會變得更富有 只會更難揾食 更加貧窮。 

 Read More  

You may also like...

Generated by Feedzy